西洋傳統設計美學法則運用與練習b10133218梁若芙
西方美學展現如下:
1.數值比例
2.幾何系列:對稱、對比、平衡
3.幾何構圖:構圖術
4.時間系列:韻律、漸層、和諧、調性
5.文化符碼:柱式與神話(守護神)
(一)帕德嫩神殿
是古希臘雅典娜女神的神廟,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城。它是現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臘時代建築物,一般被認為是多立克柱式發展的頂端;雕像裝飾是古希臘藝術的頂點,此外還被尊為古希臘與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徵,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神廟坐西向東,由46根多立克柱環繞,長邊方向每邊17根,短邊方向每邊8根。
1.數值比例1:1.618
2.幾何系列
從平面圖可看出一個完整的矩形建築體,側面各17根正面各8根,神廟的列柱展現希臘建築均衡.和諧.對稱之美。
3.幾何構圖
對稱的平面配置以垂直線為對稱,具有穩定力量,視覺上有極大的張力即美感。黃金比例的構圖-方形,這也是初期被認為是最美的構圖。
4.時間系列
結構以圓柱在明面配置上由大到小、外到內做大小變化,使配置上有著向內退縮感.左右對稱的構圖在韻律中又達到和諧感。
5.文化符碼
建築柱式類神廟的列柱是多立克式的簡潔穩重風格,搭配內部愛奧尼亞式的雕刻裝飾。
建築山花類帕德嫩神廟上的三角眉飾是古希臘藝術裡最好的典範之一。那些人物形象刻劃身體方面,動態自然富有生命力,好像力量從他們的肌膚爆發,再從身上的薄衫溢發於外,薄襯衣(chiton)顯得其下的肢體動態成為構圖的元素之一,作品中,彫刻師刻劃的人神之間在概念上的互動差異不大,展現了理想主義與自然主義。
(二)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被建築史家公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極重要的建築物。此大教堂共經歷了十二位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名建築家之手。首任建築師是設計競圖獲選的布拉曼(Bramante);其餘名師包括有義大利建築大師貝爾尼尼(Bernini),設計了著名的聖彼得廣場。
1.數值比例
文藝復興初期逐漸發現天體星球的軌跡是橢圓形就像哥白尼發現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為橢圓形,因此世人開始接受橢圓造型,天文學家以及建築師很快地推算出一定數值,而雙焦距離的橢圓形為最好看的橢圓形,而不再是只有正圓形。
2.時間系列
立面上的柱飾與神像呈現出美感的和諧與調性。廣場柱飾的排列也呈現出韻律(重複)與漸層(等距離)的美感。
3.幾何系列
在教堂正面有兩座雕像,右邊的是聖保羅,左邊的是聖彼得,步上階梯即教堂的正面,是左右對稱的巴洛克式建築,有八根科林斯式圓柱,柱間構成五個入口,其上方有九個陽台。廣場中央豎立一方尖碑,更強化了信徒朝聖的空間軸線感,兩旁的噴泉則是廣場內最受歡迎的空間焦點。
4.幾何構圖術
此廣場由兩個半圓形的柱廊所形成,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橢圓形平面,莊嚴巨大、四柱並排的多里克柱式圓柱。廣場中央豎立一方尖碑,更強化了信徒朝聖的空間軸線感,使此建築物附有代時期的文化感染,以及表現對神的尊敬而文藝復興前後,構圖數發展立面的設計模式介入了平面柱列的操作,而形成當時西洋建築平面設計時的規線法則,使得當時之建築設計以及審美觀等等,隨著此幾何公式運算而做變化。
5.文化符碼
建築柱式類
四柱並排的多里克柱式圓柱,共計二百八十四根。聖彼得廣場為橢圓形,周圍環繞著4重列柱,利用兩側通道和柱廊,加長了大教堂的格局,恰似雙手環抱著聖彼得大教堂。
(三)米羅的維納斯
創作時間:西元前150~100年
材料:大理石
尺寸:208公分
說明:
《米羅的維納斯》在 1820 年發現於愛琴海的米洛島﹝Milos﹞,她被譽為「希臘黃金時期的縮影」,總結了古希臘所代表的一切。女神雕像雖然失去了雙臂,但保留了完整的頭部和面容,從頭、肩、腰、腿到足的曲線變化使人體以無比聖潔的姿態展現在人們眼前,沉靜的表情裏有種坦蕩而自尊的神態,在她的面前,人們感到的是親切、喜悅及對生命自由的嚮往,絲毫沒有俗媚和肉慾。創造此雕像的藝術家充滿深情地表現了女性溫柔寧靜的美,被認為女性美的原型。
此一女神像之特色為較小的頭部、窄肩、寬腰、豐臀。整個雕像姿態接近 S 形狀。對後代西洋婦女裸像的造型有甚大的影響。
數值比例:為最早的黃金比例應用
幾何系列:斷雙臂,但整體很協調
幾何構圖:雕像看著遠方,身軀微微傾斜
時間系列:白色大理石,表面的歲月痕跡
文化符碼:兩塊大理石完美接合,下半部雕刻精緻
留言列表